扶持构建现代农业生产体系
继续推进高效农业规模化增量扩面,为地方搭建现代农业产业发展平台,构建现代农业产业链。加快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推进农业科技进步,加强支持农产品质量安全建设,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和农技推广服务体系发展,积极推进农业服务组织和服务形式的创新。
1、推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2013年省财政安排土地规模流转资金1亿元,对入股(流转)合同期限在3年以上,去年以来单宗土地流转(农地股份合作社)面积原则在100亩至300亩,省财政按照每亩100元标准给予一次性补助。
2、推进农业科技进步。2013年省财政安排农业三新工程资金3.7亿元,围绕全省农业主导产业,实施农业重大技术推广计划,推进农业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更新工程建设,重点推广 50 项农业重大技术,推进重大技术推广全覆盖。实施农业科技入户工程、挂县强农富民工程,开展基层农技人员业务培训。安排农业科技自主创新资金1.45亿元,重点支持规模生态养殖、设施蔬菜(番茄、辣椒)、秸秆高效利用、广适性水稻和盐土农业五大产业技术体系研究;围绕种质资源创新、设施农业、循环农业、生物农业、信息农业、农产品加工与安全生产等六大重点领域支持品种创新和技术创新;支持开展以成果示范应用为主的模式创新;支持开展以规律和机理基础研究为主的自由探索研究以及以科研设施装备改善为主的平台建设。
3、推进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2013年省财政安排农业产业化经营资金2.4亿元,支持省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产品加工集中区和农业产业化示范基地管委会的种子、种苗的繁育及推广、技术研发、设备引进、生产加工、冷藏物流以及物联网等建设;开展龙头企业融资担保市场化运作试点。
4、推进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2013年省财政安排专项资金2.2亿元,扶持列入政府优先扶持名录的“五好”农民专业合作社(土地、社区股份合作社)示范社、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社生产、加工、销售服务能力建设,扩大农户覆盖面。
5、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建设。2013年省财政安排2.05亿元,重点用于:一是对农产品检测、监测的补助;二是扶持推广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基地建设,制定统一的产地、产品编码,完善农产品生产记录档案,对生产中的施肥、用药、采收、销售等过程如实记录;三是对获得“三证”的企业(单位)给予奖励;四是对农产品质量建设工作扎实推进、效果显著的市县,经省考核,实行以奖代补;五是对农产品质量可追溯体系建设进行探索,积累农产品从田头到餐桌的全程监控管理及可追溯。
6、推进农技推广服务体系发展。2013年省财政安排4.14亿元,支持粮食高产创建,农业信息工程,农作物病虫害防治,农村经营管理服务体系建设,“五有”乡镇农技推广综合服务中心建设,海洋与渔业服务体系建设,农机服务体系建设。
7、推进现代高效设施农业发展。2013年省财政安排高效设施农业专项资金16亿元,同时争取中央现代农业生产资金,重点围绕优质稻米、高效园艺、畜禽养殖和特色水产四大主导产业,加快推动我省现代农业生产发展,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主要支持农产品出口基地建设,永久性蔬菜基地、畜禽规模养殖小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