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开通镇村公交的乡镇和县(市、区):所在县(市、区)政府应编制县域城乡客运一体化发展规划及镇村公交线网规划,出台城乡客运的发展扶持政策,明确县级财政全额承担或县、乡两级政府分担车辆新增(或更新)补贴、经营性亏损补贴、政策性亏损补偿等,确保每年资金投入情况良好。镇村公交应实行公司化经营,经营公司与驾驶员签订劳动合同,禁止挂靠承包经营。镇村公交从业人员培训、考核、持证率达100%。镇村公交应符合“五定四统一”(定线路、定班次、定时间、定站点,定票价,统一排班、统一调度、统一管理、统一结算)的服务标准;镇域范围内行政村通车率100%,实行低票价制度;正常运行时间一年以上,服务质量考核优良,旅客满意度达到90%以上。建有乡镇客运站的,镇村公交应进站经营,并与县乡客运班线无缝衔接;没有乡镇客运站的,镇村公交线路起讫点应设置候车亭(牌)。班次间隔满足出行需求,班次时刻应在候车亭(牌)公示。镇村公交按规定统一车型,统一喷贴“镇村公交”标识;车辆技术状况和车容车貌良好,符合国家排放标准;统一安装卫星定位终端设备;统一公示服务承诺、监督投诉电话和线路走向图。镇村公交的开通和运行符合《交通运输部农村道路旅客运输班线通行条件审核规则》和《江苏省农村客运班车安全保障工作规定》等有关要求。
(2)镇村公交车辆更新:
所在县(市、区)开通的镇村公交符合本办法规定的运营标准,经省交通运输主管部门考核验收通过,并有效运营。服务质量考核优良,旅客满意度达到90%以上。地方政府财政有效落实镇村公交经营性亏损补贴和政策性亏损补偿。报废车辆车龄达到5年以上,报废手续齐全。新购车辆已全部投入镇村公交运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