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以来,全市各级财政部门提高站位,始终把落实减税降费政策作为实施积极财政政策的头等大事,谋早抓细,扛牢做实,推动减税降费政策落地生根,服务全市实体经济。1-6月份,连云港市合计减税降费27亿元,其中:减税21亿元,今年新出台的政策减税6亿元。具体抓好“五个结合”。
一是组织推进和监督检查相结合。市财政局党组迅速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布置,并在全市财政工作会议上传达上级文件精神和市领导对减税降费工作的指示,及时成立了减税降费工作领导小组并制定了工作方案。主动对接税务、人社等部门并建立定期协商机制、联络员机制,携手开展政策解读会、政策汇编发放、企业座谈会以及线上线下宣传活动。坚持减税降费工作与监督检查同布置、同开展,将减税降费落实效果监督列入市财政局2019年监督计划,开展自查和专项检查,市纪委驻局纪检组全程参与,从组织制度纪律上保障减税降费政策落地生根。
二是涵养财源与收支平衡相结合。实施更大规模的减税降费政策有利于企业轻装减负、过坎爬坡,也有助于“放水养鱼”培育全市高质发展的新动能,为地方经济长远发展培元固本、涵养财源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将减少现期财政收入。一方面2019年新出台减税降费政策预计减少我市一般预算收入15亿元,另一方面,“三保“、三大攻坚战、乡村振兴战略等刚性支出都需要重点保障,一定程度上加大了财政平衡压力。市级财政面对严峻的收支矛盾,紧咬年度目标任务,细化收入任务,有力传导工作责任。定期召开财税联席会议,强化税源动态分析,通过压减行政办公运行费、偿试发行地方专项债券、加大国有企业利润上交比利、统筹专项支出、运用综合治税等多措并举开源节流平衡财政收支矛盾。
三是风险管控与优化结构相结合。2019年以来全市进入债务还本付息的高峰期,防范地方政府性债务特别是隐性债务风险的压力加大。连云港市财政局抽调力量组成联合检查组对部分地方政府债券投资项目开展专项核查,有效激活“沉睡”资金、进一步完善政府债券投资项目的监管程序,及早化解潜在债务风险。启动机关事业单位财经纪律大检查,全面清理归集政府性沉淀资金、间隙资金利息,督促行政事业单位按规定缴纳国有资产收入,堵住国有资金资产各类“跑冒滴漏”。出台文件大力压减一般性支出,2019年按照不低于5%的幅度压减非刚性、非重点项目支出。对预算执行中新增的临时性、应急性支出,通过内部调剂、盘活存量等方式解决。预算执行中一概不再追加部门“三公”经费预算。
四是走访企业与解决问题相结合。会同税务部门先后调研走访近50家代表性企业,详细了解企业税费负担情况、对减税降费工作建议以及政策需求等。针对企业特别是小微企业反映集中的企业融资“难、贵、慢”的问题,市财政局加大对 “苏科贷”、“苏微贷”、“小微创业贷”、“连文贷”等政策性融资产品的推介力度,当前实现贷款余额达14亿元,财政引导金融资本支持实体经济发展取得明显成效。
五是收集建议与解决问题相结合。代表企业提出要进一步加大减税降费政策宣传解读力度,继续执行阶段性降低养老、失业、工伤等社会保险费率政策,进一步清理、精简涉及民间投资管理的行政审批事项和涉企收费,降低一般工商业电价,降低用地和物流成本,财政部门在会计代理许可、资产评估、会计中介、政府采购招投标、财政专项资金分配等方面,为企业打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和营商环境。国家和省应当综合考虑地方财政承受能力,在可能的情况下,适当加大对地方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和专项债务余额等,帮助地方特别用是苏北经济薄弱地区有效缓解财政收支矛盾。对代表企业提出的问题和建议,财税部门主动研究对上汇报,并提出了尽快解决的方案。对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建议采取股债并举、成立救助基金、融资担保基金、财政专项基金等办法,以市场化、专业化的方式缓解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对 企业担心缴费基数提高问题。参加座谈的某电器公司反映,公司员工工资普遍低于5000元,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政策给公司及员工带来的红利不大。2019年社保费改由税务部门统一征收,部分企业此前采取的低基数缴费做法已行不通,企业缴费社保缴费基数同比大幅提高,希望能够进一步调整社保缴费基数,让企业能够选择更加灵活自主的缴费比例。已经形成报告上报上级研究。对税务征收系统完善方面。部分企业反映有时候电子税务系统不稳定,系统更新维护不够及时,造成前台工作进度缓慢拥堵,已建议对电子税务服务器扩容,以解决办税高峰期卡顿、运行缓慢等问题。纳税人操作电子税务系统时存在易错费时现象,希望进一步简化系统操作,并在填报时候能提供简要的说明,在与新减税降费政策有关的操作环节设置自动提示提醒功能。已经向税务机关反馈并正在改进中。对有关抵扣票据问题。建筑公司、土石方公司等企业反映,因部分客户开不了专票(普票)无法申报进项低扣,企业因此享受不到该项普惠税收优惠政策。已向税务机关反馈正在调研中。(连云港市财政局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