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世界杯球赛时间表>法定主动公开内容>2026美加墨世界杯比赛时间

对省十三届人大三次会议第2035号建议的答复

发布日期: 2020-06-24   11:05     信息来源: 世界杯视频直播 字号:[ ]

 

周辉等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建立社会资本投资三农风险补偿机制》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为加快推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省委、省政府制订了一系列政策文件,不断健全投入保障制度,在加大财政投入的同时,积极发挥财政政策的杠杆作用,创新财政支农机制,综合运用风险补偿等多种政策工具,引导撬动金融资本、社会资本更多投向三农,加快形成财政优先保障、金融重点支持、社会积极参与的乡村振兴多元投入格局。

一、关于进一步完善配套政策的建议

根据省委、省政府有关文件精神,省财政厅会同省级有关部门积极完善以奖代补、民办公补、融资担保、风险分担、财政贴息等政策,加大对金融资本、社会资本投入三农”的支持力度。一是安排专项资金支持乡村产业发展。省财政设有现代农业发展专项资金,2019年省财政统筹省以上资金48亿元,用于实施现代农业提质增效工程和农民收入新增万元工程,着力加快培育八个千亿元产业,重点支持优势特色主导产业发展、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各类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建设等。二是完善涉农贷款风险补偿政策。主要包括担保再担保业务风险补偿政策、普惠金融补贴政策、设立省级融资担保代偿资金池、建立健全全省农业融资担保体系等。三是完善农业保险政策。着眼不同层次农业经营主体风险保障需求,不断创新保险险种、扩大保障范围、提高保障标准。如:2019年将繁母猪、育肥猪保险金额从1000元/头、600元/头分别提高至1500元/头、800元/头。去年全省育肥猪、能繁母猪保险保费规模4.5亿元(其中各级财政补贴保费3.7亿元),全年赔付13亿元,受惠农户达95万户次,有力促进恢复生猪生产和保障市场供给。四是支持农业企业对接资本市场。对总部注册地在江苏的农业龙头企业,在主板上市、新三板挂牌的,由省财政分别给予300万元、40万元奖励,在江苏股权中心挂牌的,省财政给予20万元普惠金融补助。五是鼓励支持各市县积极运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支持“三农”领域公共服务项目建设。充分发挥社会资本在项目融资、建设、运营、维护等方面的专业优势,积极引入社会资本投入“三农”领域。截至2020年2月,全省“三农”领域PPP入库项目74个,总投资1313.1亿元,已有51个项目落地,落地总投资1036.47亿元。省财政厅将对各地申报的“三农”领域项目优先纳入PPP项目库,并对被列为省级试点的项目给予财政奖补。六是推广农村承包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进一步建立健全土地流转规范管理制度,制订全省统一的土地流转示范合同文本。积极推进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进场交易,不断激活和拓展土地承包经营权权能。开发抵押融资登记系统,探索建立农村产权互联网+交易鉴证+他项权证+抵押登记”抵押融资链条,为农村承包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试点提供服务。截至2020年一季度末,全省累计开展农村承包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66.3亿元。截至2019年末,我省有超过20个县(市、区)设立了风险补偿或融资担保基金,利用财政资金撬动社会资本投入乡村振兴。七是深入推进涉农资金统筹整合。根据国务院和省政府关于涉农资金统筹整合的要求,省级涉农资金实行“大专项+任务清单”管理模式,资金按照因素法切块下达,并下放审批权限,赋予市县统筹整合使用资金自主权,各地可在完成约束性任务的前提下,根据当地实际,突出重点,统筹相关资金用于包括引导社会资本投资“三农”在内的现代农业发展。

二、关于建立风险准备金池的建议

省财政厅认真贯彻落实支持普惠金融发展政策,积极发挥财政资金杠杆撬动作用,统筹资金设立代偿补偿资金池、基金等,引导金融资本、社会资本投入乡村振兴一是设立融资担保代偿资金池。积极对接国家融资担保基金,2019年省财政安排3亿元设立省级融资担保代偿补偿资金池,支持以再担保集团为龙头的全省融资担保体系建设。省财政对三农、小微企业、双创和战略性新兴产业融资担保、再担保开展责任分担和风险补偿,推进政银担风险共担机制落到实处,支持我省融资担保体系发展。二是设立江苏省乡村振兴投资基金。目前,省财政已出资设立8支现代农业发展基金,基金规模28亿元。根据省委、省政府有关文件要求,省政府投资基金已发起设立江苏省乡村振兴投资基金,通过省财政出资带动市县资金、社会资本共同参与的方式,到2022年实现基金总规模100亿元。对乡村振兴领域的项目企业进行直接股权投资,投资企业的发展阶段包括种子期、初创期、发展期及成熟期,引导社会资本加大对“三农”领域资金投放力度。三是设立农业信贷风险补偿基金。2013年以来,省财政厅出资6亿元,会同省农业农村厅(原省农委)设立江苏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融资风险补偿基金,与省农行等金融机构合作,开发了“金农贷”等五款政银合作产品,通过风险补偿的方式,引导银行等金融机构为我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供贷款。截至2020年5月底,累计引导发放贷款66322笔,累计放贷金额达269.73亿元,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综合融资成本不高于6%。

三、关于健全农业保险体系的建议

为充分发挥农业保险政策强农惠农作用,增强农业抗风险能力,省财政会同省有关部门,积极完善农业保险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保险高质量发展,为农业生产提供多层次可持续的风险保障。一是加大农业保险的保障力度。近年来,我省持续加大财政投入,积极实施农业保险政策。2019年全省农业保险保费规模38亿元,为全省农民生产生活提供风险保障超千亿元。全年向367万户次支付赔款超过30亿元,次均赔款近900元,为广大农户从事农业生产实现全面小康提供了兜底保障。二是深入推进农业大灾保险试点工作。大幅提高水稻、小麦、玉米的保险金额,单位保额由平均500元/亩提高到1000-1100元/亩,并将试点范围由14个县(区)扩展到35个产粮大县(区),种植业保障水平不断提高,保险责任范围进一步扩大,有效增强适度规模经营主体应对大灾风险的能力。三是扩大农业保险保障范围。按照农业保险“增品、提标、扩面”要求,稳步扩大地方优势特色农产品保险奖补范围,省以上财政补贴险种已达47个,涵盖种植业、养殖业、高效设施农业和农业机械、渔船等领域。四是实施“农业保险贷”政策。省财政厅与邮储银行江苏省分行合作,以财政补贴型农业保险为基础,引入人保公司提供小额贷款保证保险,为已投保并有贷款需求的农业经营主体提供信贷服务。截至2019年底,贷款金额4.17亿元,户均不到20万元,较好发挥了缓解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融资难、融资贵作用。

四、关于完善涉农贷款风险补偿机制的建议

在完善财政支持政策,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建立风险补偿资金池给予风险补偿的同时,积极完善涉农贷款风险补偿机制,引导金融机构增加涉农贷款投放,提高服务质量。一是实施普惠金融发展政策。2019年,省财政安排各市县普惠金融切块资金6亿元,由各地实施贷款风险补偿政策、政策性融资担保公司设立奖励、县域金融分支机构设立奖励等,引导金融机构为“三农”领域、小微企业、科技型企业融资,降低企业融资门槛和成本,促进我省多层次资本市场发展,大力支持乡村振兴和实体经济发展。落实中央普惠金融政策,对符合条件的村镇银行等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按照不超过其当年贷款平均余额的2%给予费用补贴,引导金融资源向农业、农村倾斜,支持农村金融组织体系建设,扩大农村金融覆盖面。二是建立健全农业融资担保体系。2016年以来,省财政出资27亿元成立江苏省农业融资担保有限责任公司,专业从事政策性农业信贷担保业务,聚焦农业适度规模经营主体,建立覆盖全省的农担服务网络,着力解决我省农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主要采取信用贷款方式,收取的担保费不超过0.8%,利率上浮不超过10%,省财政采取保费补贴、业务奖补等方式给予补偿。截至2020年5月底,累计引导发放贷款66322笔,累计放贷金额达269.73亿元,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综合融资成本不高于6%。三是实施担保再担保业务风险补偿。2019年省财政安排省级担保业务风险补偿资金及中央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约4.5亿元,引导融资性担保、再担保机构为“三农”领域、小微企业、科技型企业提供担保,降低企业融资成本。对符合条件的担保机构开展的单户不高于1000万元的担保业务,按不高于担保业务季均责任余额的1%给予风险补偿。对再担保机构开展的单户不高于1000万元的再担保业务,按不高于再担保业务季均责任余额的3‰给予风险补偿。

下一步,省财政厅将会同省级有关部门在抓好现有政策落实的同时,按照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率先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目标要求,进一步完善政策措施,加大支持力度,创新政策机制,提高政策效能,为引导金融资本、社会资本更多更快更好地投入三农领域提供更加完善的政策和服务,更好促进我省农业农村发展。

非常感谢您对财政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欢迎您对我们工作继续提出宝贵意见。

 

                                                                                                                  世界杯视频直播

 

                               2020年619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