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世界杯球赛时间表>法定主动公开内容>2026美加墨世界杯比赛时间

对省十三届人大五次会议第3044号建议的会办意见

发布日期: 2022-05-12   15:33     信息来源: 世界杯视频直播 字号:[ ]

 

苏财案复〔2022133

省农业农村厅:

经研究,现对王虎琴等代表提出的关于稳定我省粮食生产的建议提出如下会办意见,供你单位答复代表时参考:

近年来,省财政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不断完善财政支持政策,加大财政投入力度,突出支持重点,积极支持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一是强化财政投入保障力度。十三五以来,省财政每年下达省以上直接用于粮食生产的资金超过200亿元。省财政注资27亿元建立政策性农业融资担保体系,支持粮食适度规模经营等现代农业发展,截至2021年底,在保余额175.54亿元,放大倍数达到6.42倍。统筹省级财政资金20亿元,支持设立100亿元乡村振兴基金,引导金融和社会资本投入包括促进粮食生产在内的农业农村领域。二是完善粮食生产扶持政策。用好耕地地力保护补贴、稻谷补贴、农机购置补贴等政策,2016-2021年累计下达各类直接补贴资金514亿元;每年安排资金1.1亿元,支持实施粮食绿色高产优质高效创建;每年安排13亿元实施粮食保险保费补贴。三是全面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2016-2021年,累计安排资金255亿元支持新建高标准农田1655万亩;安排资金9.5亿元支持实施轮作休耕面积超过500万亩;安排资金3.7亿元支持开展测土配方施肥、耕地质量示范区建设;每年安排资金约1.5亿元,支持农作物重大病虫害防治工作,2022年省以上财政已下达1.97亿元小麦赤霉病等重大病害防控资金。四是强化科技支撑力度。2016年-2021年,省财政累计安排农业科技创新与推广补助专项资金65亿元,支持开展种质资源保护、重大新品种创制以及农业科技自主创新,支持包含稻麦产业在内的22个省级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新型职业农民培训以及亚夫科技服务体系建设等;安排资金4500万元,支持我省农业农村大据云平台(苏农云)建设,为全省农业农村生产、经营、管理和服务提供数字化支撑。

    一、关于“构建以绿色生态为导向的农业补贴政策体系”的建议。一是积极调整支出结构,加大对农业绿色生态循环发展的支持力度。2017年,省财政整合相关专项资金设立“省级农业生态保护与资源利用补助资金”,用于支持耕地轮作休耕、渔业资源增殖放流、秸秆机械化还田及综合利用、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化肥减量增效行动等以品质、生态为导向的绿色循环生产模式。2022年该专项预算安排已达25亿元。二是积极拓展财政支持内容,增加保护生态环境的相关方向。如:在高标准农田建设中,大力实施耕地质量提升工程,增施有机肥,科学综合利用秸秆,全面提升土壤有机质含量,推动高标准农田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建设。同时,加快开展高标准生态农田建设试点,探索农田尾水生态净化或循环利用。从2022年起,省财政按照中央有关要求,将原有的渔业油价补贴政策调整为海洋渔业资源养护补贴政策。三是积极改革财政资金分配方式。自2017起,省财政全面推行“大专项+任务清单”管理模式。除竞争立项的项目外,相关涉农专项补助资金全部采用因素法分配,分配因素除耕地面积、养殖水面面积、粮食产量等综合性因素外,增加以品质、生态为导向的个性因素和绩效因素,如轮作休耕面积、粮食绿色高质高效创建项目数量、农药化肥减量增效、耕地等级提升等。通过科学设置资金分配因素,引导我省粮食生产注重绿色生态、高质高效。

    二、关于“扩大农业保险补贴范围和强度”的建议。一是省财政厅按照农业保险“扩面、增品、提标”高质量发展要求,聚焦支持农业发展和保障粮食安全,推动我省农业保险政策体系不断完善。我省已实现农业保险深度1.21%,农业保险密度764元/人,水稻、小麦、玉米三大主粮作物农业保险覆盖率84%,均明显高于国家要求(保险深度1%,保险密度500元/人,覆盖率70%),提前实现我省农业保险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设定的2022年目标。我省农业保险险种扩展到种植业、养殖业、农业机械、渔船渔民等67个险种,其中,省级以上财政给予农户保险费补贴的险种达到52个。全省农业保险保费收入53.07亿元,其中,各级财政安排的保费补贴资金占80%左右,农民仅需自缴20%左右。2021年安排省级以上财政资金24亿元,为全省1502万户次投保农户提供风险保障1672亿元。二是大幅度提高种植业保障水平,积极开展水稻、小麦、玉米完全成本和玉米种植收入保险。2021年,在33个产粮大县(市、区)开展水稻、小麦、玉米三大粮食作物完全成本保险和玉米种植收入保险,2022年实现56个产粮大县(市、区)全覆盖。提高水稻、小麦、玉米的保险金额,由原来的平均550元/亩,提高至最高1300元/亩。在中央财政补贴35%的情况下,省级财政自加压力,将相关补贴比例从25%提高到30%,减轻基层财政和农民负担,支持我省农业保险高质量发展。将水稻收入保险费率由4.5%下调至3.5%,在保障水平基本不变的情况下,农户承担保费更少,有利于进一步提高农民投保积极性,增强农民的获得感。三是持续推动农机具保险有序发展。我省充分发挥财政资金引导作用,对拖拉机交强险、农业机械综合保险、粮食烘干机保险分别给予苏南、苏中、苏北20%、30%、50%的保费补贴,切实减轻农户的保费负担。2021年,全省农机投保数量超9万台次,保费收入达5565万元,保障金额达438亿元,省市县三级财政补贴预计3200万元,其中省级财政补贴资金预计2300万元,切实分散农业生产经营风险,促进农机安全监督管理。四是探索建立农业保险与农村信贷相结合的银保互动机制。省财政厅联合银行、保险机构积极创新,推出“农业保险贷”专项信贷产品。“农业保险贷”通过筛选全省财政补贴型农业保险数据,由农险投保户以符合条件的农险保单作抵押,向银行申请优惠贷款。省财政设立风险补偿基金,用于贷款出现逾期时对银行的风险补偿,并为暂时还款困难的借款人提供过桥资金。截至2021年底,全省范围内“农业保险贷”累计投放2513笔、总金额4.81亿元的低息惠农贷款。五是逐步完善大灾风险防范机制。我省积极落实财政部等四部门要求,出台《关于加快农业保险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苏财金〔2020〕51号),要求按照中央财政农业保险大灾风险分散机制制度安排,落实农业保险大灾风险准备金制度,通过再保险方式分散经营风险,增强保险机构应对农业大灾风险能力。研究印发《江苏省政策性农业保险承保机构服务评价暂行办法》(苏农险〔2022〕3号),督促承保机构严格按照财政部有关要求,及时、足额计提农业大灾风险准备金,逐年滚存,及时反馈准备金提取、使用情况,稳步建立应对农业大灾风险的长效机制,并将服务评价结果与遴选资格挂钩,切实引导承保机构建立健全大灾风险防范机制。六是督促保险机构探索不断创新险种。出台《江苏省农业保险工作小组2022年工作要点》(苏农险〔2022〕2号),要求承保机构提高服务能力,稳步构建涵盖财政补贴基本险、商业险和附加险等的农业保险产品体系。探索价格指数保险、天气指数保险、区域产量保险等涉农险种,满足差异化、多层次的风险保障需求,切实发挥农业保险惠农强农重要作用。

    三、关于“因地制宜引导多元化综合经营”的建议。为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关于涉农资金统筹整合要求,从2017年起,省级涉农专项资金全面推行大专项+任务清单管理模式,区分约束性任务和指导性任务,指导性任务资金以各地农业资源禀赋为主要因素进行分配,同时将资金分配使用的自主权下放给地方政府。2021年,省以上支持农业产业发展的相关专项资金中指导性任务资金规模已达23亿元,各地可根据自身的产业发展需要安排资金,支持本地特色优势主导产业发展,在符合国家法律法规的前提下,适渔则渔,适草则草。

    四、关于加强“两区”建设,加大种粮补贴的政策的建议。一是大力支持“两区”建设。截至“十三五”末期,我省已划定粮食生产功能区3700万亩、农产品保护区500万亩,省财政将粮食生产功能区面积和重要农产品保护区面积作为分配相关涉农专项资金的重要综合性因素,指导性任务资金由地方政府统筹用于“两区”建设;进一步加大对高标准农田建设的投入力度,2021年度省财政统筹省以上财政资金59.22亿元,支持全省新建高标准农田390万亩,发展高效节水灌溉23万亩,其中省级财政投入占地方财政投入资金的74%,从2022年起,我省高标准农田建设最低投资标准将提高到每亩3000元。二是落实种粮补贴政策。2021年,全省下达耕地地力保护补贴资金60.24亿元,受益农户超过1000万户;为稳定粮食生产,应对农资价格上涨,稳定种粮农民收入,下达实际种粮农民一次性补贴资金10.19亿元;按照既定的稻谷补贴政策实施方案,下达补贴资金23.96亿元,资金进一步向稻谷生产者聚焦,明确要求各地补贴资金不少于90%直接兑付给稻谷实际生产者。

 

  

 

                                                                       世界杯视频直播

                                                                        2022年510

 

 

 

 

  

人:王

联系电话:025-83633387

抄送:省人大常委会人事代表联络委员会、省政府办公厅。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