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世界杯球赛时间表>法定主动公开内容>2026美加墨世界杯比赛时间

对省十三届人大五次会议4077号建议的答复

发布日期: 2022-06-10   09:28     字号:[ ]


夏冰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加大基础研究投入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基础研究是整个科学体系的源头,是所有技术问题的总机关”,是“实现科技自立自强的必然要求”,总书记关于基础研究的重要论述为我们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省财政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和省委省政府工作要求,坚持把基础研究作为财政科技支出的重点领域,积极发挥财税政策对基础研究的促进作用,全力推动加快科技强省建设,努力为江苏勇当我国科技和产业创新的开路先锋提供坚强的财政支撑。

一、持续加大财政科技投入,积极拓宽基础研究资金渠道

近年来,我省不断加大财政科技投入力度,积极构建科技创新多元投入机制,2021年全省全社会研发投入占GDP比重达2.95%,接近创新型国家和地区中等水平。一是建立财政科技投入稳定增长机制。全省财政科技支出从2015年的372亿元增长到2021年的675亿元,年均增长10.4%,高于同期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年均增幅3.3个百分点。特别是近年来在财政收入趋紧的形势下,省本级财政科技拨款依然连续四年保持了年均10%以上增幅,2022年省本级财力安排科技支出103亿元,其中安排省科技厅相关科技计划专项资金62亿元,较上年同口径增长12.7%二是持续加大自然科学基金支持力度。2016-2021年,省自然科学基金财政投入基础研究经费21.98亿元,安排科技项目9200余项;共争取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5000项,获经费支持120亿元,位居全国前列。引导和带动苏州、无锡、南京、淮安等设区市设立了应用基础研究项目,年投入规模在1000-6000万元左右,有力支持了区域基础研究发展。2022年,省级预算安排省科技计划专项资金(基础研究计划自然科学基金)5亿元,较上年同口径增长19%三是积极发挥政府投资基金引导带动作用。为支持产业基础研究和相关科技成果转化,省政府投资基金已发起设立知识产权类子基金3支,总规模11.94亿元,截至2021年底已投资项目29个、投资金额4.36亿元,支持鼓励企业开展创新研究,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此外,省政府投资基金将设立省科技创新基金,进一步支持创新创业创造。

二、聚焦不同主体及领域建设,优化组合基础研究资源配置

集中财力和资源,围绕基础研究领域创新主体发力,支持高校、科研院所发挥主力军作用,推动企业成为基础研究的生力军。一是大力支持科技创新平台建设。省财政通过统筹省科技计划专项资金(创新能力建设计划)等,从项目实施、开放运行、平台建设等方面,对省实验室、省重点实验室、省技术创新中心、新型研发机构等科技平台予以支持。全省已建成国家级重点实验室42家,居全国省份第一;省级学科重点实验室74家、企业重点实验室76家,网络通信与安全紫金山实验室进入国家实验室战略布局,未来网络试验设施、高效低碳燃气轮机试验装置等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落户江苏,推动我省基础研究支撑能力不断改善。二是不断优化江苏基础学科布局。目前,全省高校共有基础学科一级学科博士点92个,一级学科硕士点122个,涵盖28所研究生培养高校。在国家公布的新一轮“双一流”建设学科名单中,南京大学物理学、化学、天文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力学等多个学科入选,省财政每年给予相关高校专项经费支持。在江苏高校优势学科三期项目中立项支持了43个基础学科,省财政每年给予支持经费约1.6亿元。在“十四五”省重点学科中立项建设了71个基础学科,初步构建了以一流学科为高峰、优势学科为龙头、省重点学科为主体、校特色学科为补充的基础学科体系。三是注重引导企业开展基础研究。充分发挥企业“出题者”作用,由企业提出研究建议,从产业发展和生产实践中凝练科学问题、配置基础研究力量。“十三五”以来,企业主持和参与的省基础研究项目达1000余项。2022年,省科技厅会同省财政厅统筹省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专项资金,依托苏南自创区开展企业基础研究投入奖补试点,安排7000万元对支持企业基础研究工作较好的高新区进行奖补,带动地方进一步重视企业基础研究工作。

三、着力加强政策激励引导,创造有利基础研究社会氛围

近年来,我省先后出台了科技创新40” “科技改革30”“人才10等改革力度大、含金量高的政策,有效调动科研机构和科技人员积极性。一是大力推动科研经费使用管理权能放尽放。建立“军令状”“揭榜挂帅”“赛马制”等新机制,实施科研人员激励、科研成果处置等“一揽子”政策。特别是,将职务发明成果在省内转化收益用于奖励研发团队的比例提高到不低于70%,指导省内各家高校院所制定分配科技成果转化收益的具体办法,大大激发了科研人员潜心研究、转化成果的主动性。2022年初,我省出台《关于改革完善江苏省省级财政科研经费管理的实施意见》,推出精简预算科目、下放科研项目预算调剂权、提高间接费用核定比例、科研经费“包干制”、鼓励聘用科研财务助理等科研经费管理改革政策“组合拳”,进一步为科研松绑、为创新减负二是积极落实科技税收激励政策。近年来,我国支持科技创新的税收政策持续优化完善,鼓励创新的力度不断加大,主要包括小微企业普惠性优惠、固定资产加速折旧及税前一次性扣除、研发费用税前加计扣除、符合条件的技术转让所得免征、减征企业所得税及高新技术企业减按15%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等。2020年度,全省共5万多户企业享受研发费用加计扣除优惠政策,折合减税约450亿元,同比增长33%2021年三季度,全省约近5万户企业首次在季度享受研发费用加计扣除优惠政策,折合减税约400亿元。三是重点支持基础研究人才建设。近年来,省财政累计安排各类人才资金近100亿元,支持构建以“双创计划”“333工程”为龙头的省级人才引进培养体系,加快培养造就大批优秀科技人才。将省科技计划专项资金(基础研究计划自然科学基金)80%以上的资金用于支持青年科技人员开展创新研究,经过多年稳定支持,省青年基金、优秀青年基金与杰出青年基金已成为江苏高校院所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的重要品牌。自2019年起,在江苏省科学技术奖中专设江苏省基础研究重大贡献奖,另外,省财政每年还安排江苏特聘教授计划、外专人才等专项资金,进一步促进我省集聚基础研究人才资源。

您提出的关于加大基础研究投入的对策建议很有针对性,对我们开展好相关工作具有重要的参考借鉴价值。下一步,我们将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一是继续加大财政资金投入力度。在保持省级财政科技投入只增不减的同时,会同省级主管部门统筹省级科技类相关专项资金,对基础研究和青年科技人才给予倾斜支持,鼓励有条件的地方设立市级自然科学基金或基础研究专项资金,引导我省丰富的优质科教资源和人才力量向前瞻性基础研究和原创性成果攻关集中。省政府投资基金将积极发挥已设和新设子基金的作用,加快投资落地,为相关产业开展基础研究和科技成果转化提供资金支持及增值服务。二是重点支持高水平基础学科与人才投入。会同省教育厅在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四期立项建设中,分层次、按领域布局建设一批基础学科,加强对基础学科的布局和投入。启动遴选、建设30个省级基础学科人才培养基地,探索基础学科交叉融合培养模式,吸引优秀学生投身基础研究,加强基础学科专业人才培养。三是引导企业加大基础研究投入。省财政将主动配合省有关部门做好税收优惠政策落实工作,同时密切关注国家最新政策动态,积极开展调研,为国家制定政策提供决策参考。

感谢您对我省财政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世界杯视频直播

202267

 

 

 

 

 

 

 

 

 

人:掌政

联系电话:025-83633819

    送:省人大常委会人事代表联络委员会、省政府办公厅、省教育厅、省税务局、省科技厅。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