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世界杯球赛时间表>法定主动公开内容>2026美加墨世界杯比赛时间

对省政协十二届五次会议第0040号提案的答复

发布日期: 2022-06-10   09:34     字号:[ ]

对省政协十二届五次会议

0040号提案的答复

 

王勇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加大政府财政对研发投入力度的建议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近年来,我省财政系统始终将科技创新作为保障重点,建立了财政科技投入稳定增长机制,全省财政科技支出从2015年的372亿元增加到2021年的675亿元,年均增长10.4%,高于同期全省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增幅。特别是近年来在财政收入趋紧的形势下,省本级财政科技拨款依然连续四年保持了每年10%以上增幅。2022年,省本级财力安排科技支出103亿元,较上年增长8%;其中安排省科技厅相关科技计划专项资金62亿元,较上年同口径增长12.7%,为全省科技创新事业发展提供了坚实的财力保障。

一、持续加大基础研究财政投入力度

省财政厅、省科技厅深入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进步法》《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基础科学研究的若干意见》,建立稳定支持基础研究的投入机制。一是不断加大省级财政基础研究投入力度。2015-2021年,全省财政基础研究支出40.46亿元,其中2021年支出14.4亿元,较上年增长133%2022年省级预算安排省基础研究计划(自然科学基金)5亿元,并在年度项目申报指南中设置青年科技人才创新专题,鼓励和引导广大青年科技人员瞄准我省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重大需求,面向世界科技前沿和未来产业制高点开展创新研究,围绕自主可控关键核心技术,聚焦我省重点发展的16个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培养一流人才、创造一流成果,促进基础研究和产业跨越对接融通,为我省全面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加快实现创新驱动发展奠定坚实的人才基础。二是支持江苏省实验室建设。省财政每年安排省创新能力建设专项资金,并统筹中央引导地方科技发展专项资金,支持紫金山实验室、姑苏实验室、太湖实验室建设,着力打造我省科技创新高峰。省实验室均采用省市共建、一室一策的组织方式培育建设,目前已建立起省级引导投入、地方政府稳定支持、企业与社会共同参与的多元化投入机制。对实验室获得国家立项的重大项目和任务,省级按照一事一议的方式给予重点支持;实验室瞄准国家战略需求和省产业关键核心技术需求组织的重大自主科研项目、重大公共平台设施,省财政厅会同省科技厅统筹省级科技计划相关专项资金予以配套支持。截至2021年底,省财政已累计支持紫金山实验室项目经费及自主科研经费1.3亿元,支持姑苏实验室项目经费5000万元,支持太湖实验室项目经费5000万元。另外,将紫金山实验室纳入省级科研机构管理,享受购买进口仪器设备免税、国产仪器设备退税政策,近两年免税、退税3000多万元。三是支持江苏省重点实验室建设。我省围绕先进功能材料、作物基因组学与育种、先进轻质高性能材料、重症医学等领域,先后布局建设了一批省级重点实验室。全省共建有省级以上重点实验室190家,其中学科类重点实验室100家、企业类重点实验室90家、国家重点实验室42家,国家重点实验室数量位居全国省份前列。省财政厅会同省科技厅统筹省级相关科技专项资金,对在每三年一次的评估中取得优良结果的省重点实验室,在评估期内每年持续给予自主科研经费资助。

二、鼓励引导地方政府强化科技投入

一是合理划分科技领域省与市县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为贯彻落实国家关于科技领域财政事权与支出责任划分改革总体部署,2020年省政府办公厅出台了《江苏省科技领域省与市县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改革方案》,按照建立权责清晰、财力协调、区域均衡的省以下财政关系的要求,合理划分科技领域省与市县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推动建立科技领域可持续的投入保障长效机制并平稳进行。同时,明确要求各市县财政部门始终坚持把科技作为支出重点领域,按照方案确定的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做好预算安排,持续加大财政科技投入力度。二是突出科技创新在地方高质量发展考核体系中的重要作用。省科技厅、省财政厅落实《江苏省推进高新技术企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关于构建完善高新技术企业培育体系的工作要求,深入实施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小升高行动,2021年全省高企总数超过3.7万家。为进一步支持相关高新技术和战略新兴产业领域中具有研发能力的科技型企业发展,从2018年起开展设区市高质量发展年度综合考核,并将每万家企业法人中高新技术企业数”“研发投入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等指标纳入设区市高质量发展监测和考核指标体系,充分发挥考核指标的指挥棒作用,引导带动地方政府加大科技投入。

三、积极探索多元化科技资金支持方式

一是创新财政资金使用方式,促进科技金融融合发展。省级积极推进以首贷为重点的科技信贷和以首保为主的科技保险,推动合作银行向科技型中小微企业发放低息信用贷款,加强科技保险为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增信和分担创新风险,打造了苏科贷”“苏科保等科技金融品牌,构建起以风险补偿为特色的多元化科技投融资体系。2020年,省财政厅整合现有政银合作产品资金池,设立江苏省普惠金融发展风险补偿基金,搭建“财政+金融”政策协同平台,于次年在普惠金融基金项下首期推出“小微贷”“苏科贷”“苏信贷”等专项贷款产品,通过发挥普惠金融基金的政策功能,着力降低科技型企业融资门槛和融资成本,引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力度,促进企业科技创新。截至2021年底,累计引导合作银行发放苏科贷低息信用贷款690亿元,带动保险机构提供科技创新风险保障590亿元。二是发挥省政府投资基金作用,助力科技创新发展。省政府投资基金坚持把创新作为第一动力,截至2021年底,累计投资高新技术企业1011个,其中有219家企业或产品被认定为专精特新小巨人或专精特新产品。此外,省政府投资基金将推进设立省科技创新基金和省人才基金,通过积极发挥已设和新设子基金作用,不断拓宽企业融资渠道,支持企业创新创业。

四、全面精准落实各项税收优惠政策

一是税收优惠政策落实方面。近年来,国家为持续激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支持科技创新,研发费用加计扣除优惠政策力度不断加大,扣除比例从50%提高到75%2021年以来,制造业企业和科技型中小企业的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比例再次提高,由75%提高到100%,旨在通过税收优惠、市场化的办法,公平普惠地撬动企业和全社会增加研发投入,起到四两拨千斤的作用。2020年,全省共有5万多户企业享受研发费用加计扣除优惠政策,折合减税约450亿元,同比增长33%2021年三季度,全省约近5万户企业首次在季度享受研发费用加计扣除优惠政策,折合减税约400亿元。二是在异议转请鉴定方面。2018年以来,省科技厅、省财政厅、省税务局三部门按照国家政策相关要求,联合下发了《江苏省企业研究开发费用税前加计扣除核查异议项目鉴定处理办法(修订版)》,建立了我省的异议项目鉴定工作协调机制,明确了研发项目鉴定流程、具体内容和时间要求,加强了事前事中事后的管理和服务,并明确开展鉴定所需的工作经费纳入部门经费预算,不得向企业收取任何费用。三是在政策后续管理方面,根据《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 科技部关于完善研究开发费用税前加计扣除政策的通知》规定,税务部门应加强研发费用加计扣除优惠政策的后续管理,定期开展核查,年度核查面不得低于20%。近年来,按照分级分类的管理要求,依托智能化手段,一方面对应享未享企业通过精准滴灌确保政策直达快享;另一方面对不应享受而享受的企业通过风险任务下发实现管理与服务的有效衔接。

下一步,省财政厅将会同省级相关主管部门继续加强省级科技专项资金的管理,发挥财政科技资金的杠杆引导作用,全面落实各项财税优惠政策,鼓励全社会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力度,为全省科技创新工作提供有力支撑。一是确保财政科技投入只增不减。进一步加强财政资金的统筹协调,完善稳定支持与竞争性支持相协调的投入机制,推动形成聚焦重点配置科技资源、集成攻关的体制机制,推动区域创新能力和竞争力整体提升。二是探索开展企业基础研究投入奖补政策。依托苏南国家高新园区建立企业基础研究项目备案制度,对园区内企业基础研究投入给予一定的财政资金补助,引导相关科技企业进一步加大基础研究投入力度。三是探索重大创新平台稳定支持机制。加强省级相关专项资金的统筹使用,探索对紫金山实验室、姑苏实验室、太湖实验室等省实验室给予稳定的自主科研经费支持,推动重大平台持续开展基础研究,加快突破重大科学问题和关键核心技术。四是优化高企认定服务程序。进一步完善高企认定管理工作流程,通过简化申报材料、国省网一网通报、加快审批进度等方式,为申报企业提供便利化服务,推动更多符合条件的科技型中小企业加快成长为高新技术企业。

感谢您对财政工作的关心和支持、监督与指导,对建议中有关加大政府财政对研发投入力度的政策建议将在今后的财政工作中充分研究和吸纳,积极探索构建多元化、多维度的支持政策体系,为谱写强富美高新江苏现代化建设新篇章提供更加有力的科技支撑。

 

 

人:马涵彬

联系电话:025-83633134

    送:省政府办公厅、省政协提案委员会、省科技厅、省税务局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