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网站首页 |
|
徐耀新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加强高校基础研究投入,提升原始创新能力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基础研究是整个科学体系的源头,是所有技术问题的总机关”,是“实现科技自立自强的必然要求”,总书记关于基础研究的重要论述为我们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近年来,省财政厅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和省委省政府工作要求,坚持把基础研究作为财政科教支出的重点领域,积极发挥财税政策对基础研究的促进作用,围绕基础研究领域创新主体发力,努力为高水平研究型大学成为基础研究的主力军和重大科技突破的生力军提供坚强的财政支撑。
一是切实加大财政科技投入,将基础研究投入作为保障重点。近年来,我省不断加大财政科技投入力度,建立了财政科技投入稳定增长机制,全省财政科技支出从2015年的372亿元增加到2021年的675亿元,年均增长10.4%,高于同期全省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增幅。特别是近年来在财政收入趋紧的形势下,省本级财政科技拨款依然连续四年保持了每年10%以上增幅。2015-2021年,全省财政基础研究支出40.46亿元,其中2021年支出14.4亿元,较上年增长133%。
二是不断完善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支撑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十三五”期间,全省地方高等教育总投入累计3128亿元,是“十二五”期间的1.4倍,其中财政性经费投入累计1816亿元,是“十二五”的1.6倍,年均增长率为9%。在经济下行、减税降费和突发疫情影响下,2021年我省地方高等教育总投入中,财政性经费仍达到475亿元,占比接近60%,达到阶段性最高水平。“十三五”期间,省财政共下达各类专项资金700多亿元,其中高等教育200多亿元,重点支持高校优势学科建设、江苏特聘教授、高校协同创新、高校品牌专业等项目建设。同时,积极支持“双一流”建设,安排20亿元用于南京大学和东南大学“双一流”高校建设,安排7.5亿元用于省内部属和省属高校“双一流”学科建设。安排8.4亿元奖补经费,积极支持和培育省内高水平大学建设,高质量发展水平明显提升。
三是统筹省基础研究计划专项资金,着力培养青年科技人才。2016-2021年,省基础研究计划(自然科学基金)专项资金通过省青年科技人才创新专题项目,累计面向高校资助了261名省杰青、306名省优青、4690名青年骨干,共计支持全省高校基础研究经费18.09亿元,支持科研项目6887项,支持金额占该专项资金总盘子的82.3%。2022年省级预算安排省科技计划专项资金(基础研究计划自然科学基金)5亿元,较上年同口径增长19%,其中省自然科学基金共立项资助科研项目1522项,90%以上资助对象为省内高校科研人员,资助经费超过3亿元。同时,会同省级主管部门组织高校科研人员积极申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21年江苏高校共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4363项,资助经费达24.6亿元。
四是稳定支持高校基础科学研究,切实加大基础学科建设力度。我省于1984年设立高等学校基础科学(自然科学)研究项目,省财政持续资助至今,资金规模从2011年的510万元逐步提高到2022年的2300万元,2021年共立项省高校基础科学(自然科学)研究重大项目和面上项目949项。在基础学科建设方面,目前全省高校共有基础学科一级学科博士点92个,一级学科硕士点122个,涵盖28所研究生培养高校。在国家公布的新一轮“双一流”建设学科名单中,南京大学物理学、化学、天文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力学等多个学科入选,省财政每年给予相关高校专项经费支持。在江苏高校优势学科三期项目中立项支持了43个基础学科,省财政每年给予支持经费约1.6亿元。在“十四五”省重点学科中立项建设了71个基础学科,初步构建以一流学科为高峰、优势学科为龙头、省重点学科为主体、校特色学科为补充的基础学科体系。
五是着力加强政策激励引导,创造有利基础研究的社会氛围。近年来,我省先后出台了“科技创新40条” “科技改革30条”“人才10条”等改革力度大、含金量高的政策,有效调动科研机构和科技人员积极性。建立“军令状”“揭榜挂帅”“赛马制”等新机制,实施科研人员激励、科研成果处置等“一揽子”政策。特别是,将职务发明成果在省内转化收益用于奖励研发团队的比例提高到不低于70%,指导省内各家高校院所制定分配科技成果转化收益的具体办法,大大激发了科研人员潜心研究、转化成果的主动性。2022年初,省财政牵头研究制定《关于改革完善江苏省省级财政科研经费管理的实施意见》(苏政办发〔2022〕13号),推出精简预算科目、下放科研项目预算调剂权、提高间接费用核定比例、科研经费“包干制”、鼓励聘用科研财务助理等科研经费管理改革政策“组合拳”,进一步为科研“松绑”、为创新“减负”。
您提出的对策建议很有针对性,对我们开展好相关工作具有重要的参考借鉴价值。下一步,我们将重点做好以下工作:一是继续加大财政资金投入力度。在保持省级财政科技投入只增不减的同时,会同省级主管部门统筹省级科技类相关专项资金,对基础研究和青年科技人才给予倾斜支持,鼓励有条件的地方设立市级自然科学基金或基础研究专项资金,引导我省丰富的优质科教资源和人才力量向前瞻性基础研究和原创性成果攻关集中。二是重点支持高水平基础学科与人才投入。会同省教育厅在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四期立项建设中,分层次、按领域布局建设一批基础学科,加强对基础学科的布局和投入。启动遴选、建设30个省级基础学科人才培养基地,探索基础学科交叉融合培养模式,吸引优秀学生投身基础研究,加强基础学科专业人才培养。三是我厅将会同省科技厅、教育厅开展专题调研,结合我省实际,进一步改革完善省属高校预算拨款制度,压实地方政府教育投入责任,探索建立科教协同机制,保障省属高校基础研究的稳定投入,进一步提升我省高校科技创新能力。
感谢您对财政工作的关心和支持、监督与指导,对提案中有关加大省属高校基础研究投入的政策建议将在今后的财政工作中充分研究和吸纳,我们将积极探索构建多元化、多维度的支持政策体系,为谱写“强富美高”新江苏现代化建设新篇章提供更加有力的财政支撑。
2022年6月28日
联 系 人:掌政
联系电话:025-83633819
抄 送:省政府办公厅、省政协提案委员会、省科技厅、省教育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