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播放视频
为推动经济运行率先整体好转,省政府近期出台《关于推动经济运行率先整体好转若干政策措施的通知》(苏政规〔2023〕1号,简称“42条政策”),减负纾困、惠企利民,提振发展信心。一系列举措从哪些环节解决发展堵点难点?政策后续如何落地生效?
关注“持续加大财税支持力度”,带您一同感受“暖”的氛围、“稳”的底气、“进”的信心。
投入真金白银 解决“急难愁盼”
"真金白银"的投入是解决市场主体急难愁盼,增强发展信心最直接的助力。2022年,江苏全年新增退税减税降费和缓税超过4500亿元,给市场主体带来增长的活力。此次42条政策也首先提出"持续加大财税支持力度",助力市场主体渡过难关,加快恢复发展。政策明确,对受疫情影响严重的困难行业和小规模纳税人免征2023年上半年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对生产性服务业、生活性服务业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减免增值税;对符合条件的科技企业孵化器、大学科技园和众创空间孵化服务免征增值税等等。
其中,免征“房土两税”政策是江苏在2020年出台的一项优惠政策,对受疫情影响严重的住宿餐饮、文体娱乐、交通运输、旅游等4个行业的纳税人和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免征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2022年,在延续原政策的基础上,又增加了零售、仓储两大行业。去年全年免征金额85.7亿元,惠及纳税人24万户。政策执行三年,已于去年年底到期。
“我们在全省开展了有1000多户企业参加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企业对‘房土两税’政策高度认可,希望适当延长执行期限,不搞‘急刹车’。”世界杯视频直播税政处处长黄中茂介绍,“因此,结合当前经济运行的变化趋势,以及充分考虑企业的政策诉求,此次省政府决定将优惠政策执行期限再延长半年,初步预计为市场主体再减税超40亿元。”
用好政策工具 加快转型升级
除了助企纾困,42条政策也充分结合江苏特色,加快培育实体经济新动能。
2022年,江苏3万余家工业企业启动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工作,有1万余家企业完成改造任务。针对这项工作,42条政策明确,安排省工业和信息产业转型升级专项资金12亿元,推动中小企业"上云",加快制造业智能化改造数字化转型。
世界杯视频直播工贸发展处处长杨晨表示,“落实好积极财政政策加力提效的各项要求,运用好各项政策工具。比如省财政今年准备再安排2亿多元的资金用于企业免费诊断,进一步提高工作效率。此外,还将重点对高端化改造、工业互联网示范标杆工程等项目给予积极支持,加快推进我省完成智能化改造数字化转型的目标任务。”
此外,我省还将安排9.5亿元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专项资金,围绕省“十四五”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确定的产业体系,采取定额补助和拨改投相结合的方式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集群发展。省级相关专项资金对认定的化工(危化品)企业高风险老旧装置更新改造和新技术应用项目也将给予资金支持。(记者:郭艺)
政策原文
《关于推动经济运行率先整体好转若干政策措施的通知》(苏政规〔2023〕1号,摘录)
一、持续加大财税支持力度
(一)对住宿餐饮、文体娱乐、交通运输、旅游、零售、仓储行业纳税人和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暂免征收2023年上半年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其他行业纳税人生产经营确有困难的,可申请减免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对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小型微利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按照税额的50%减征资源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印花税(不含证券交易印花税)、耕地占用税和教育费附加、地方教育附加,执行期限至2024年12月31日。
(二)自2023年1月1日至12月31日,对月销售额10万元以下(含本数)的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免征增值税;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适用3%征收率的应税销售收入,减按1%征收率征收增值税;适用3%预征率的预缴增值税项目,减按1%预征率预缴增值税;允许生产性服务业纳税人按照当期可抵扣进项税额加计5%抵减应纳税额;允许生活性服务业纳税人按照当期可抵扣进项税额加计10%抵减应纳税额。
(三)免征符合条件的科技企业孵化器、大学科技园和众创空间孵化服务增值税,对其自用及提供给在孵对象使用的房产、土地免征房产税和城镇土地使用税。符合条件的创投企业和天使投资个人对初创科技型企业投资的,按投资额70%抵扣应纳税所得额。
(四)省工业和信息产业转型升级专项资金安排12亿元,支持工业企业开展免费诊断、高端化改造升级、智能制造及工业互联网标杆示范和融合应用创新等项目建设,推动中小企业上云用平台,加快制造业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安排9.5亿元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专项资金,围绕省“十四五”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确定的产业体系,采取定额补助和拨改投相结合的方式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集群发展。省级相关专项资金对认定的化工(危化品)企业高风险老旧装置更新改造和新技术应用项目给予资金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