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有关部署,提升我省海洋生态文明建设水平,近期,省财政下达浒苔绿潮前置打捞省级补助资金3351万元,今年累计下达4371万元,支持圆满完成2023年度浒苔绿潮联防联控工作任务。省级补助资金主要用于省和沿海市县进行联动防控,根据年度工作方案,以卫星遥感监测和无人机航测等为支撑,针对浒苔绿潮发生发展的时空规律,综合采取苏北浅滩紫菜生态化养殖管控、浒苔资源化处置利用和浒苔绿潮前置打捞等全方位防控措施,有效遏制浒苔绿潮灾害爆发。
今年以来,根据年度防控和浒苔绿潮前置打捞工作方案,省自然资源部门调度22颗卫星、出动无人机375架次开展遥感监测和飞行监测,为浒苔绿潮联防联控和前置打捞提供技术保障;加大执法力度,拆除违法违规紫菜养殖筏架1000余台,同时严格落实紫菜养殖设施“日常除藻”和“先除藻后回收”等要求,坚决防止绿藻落滩,减少浒苔附着生长;在2万余台紫菜养殖筏架上开展缆绳覆塑PVC新工艺试验,进一步探索紫菜养殖和浒苔防控协同共赢;周密开展浒苔绿潮前置打捞,累计出动公务船86艘次、打捞船4480艘次、运输船251艘次,海上打捞及岸滩清理浒苔共计近4万吨,资源化利用近5000吨,及时阻止了浒苔绿潮的滋生蔓延。通过严密实施各项综合防控措施,今年我省近岸海域未发生大规模浒苔上岸、登滩,未对沿海生态环境、沿海居民生活、海滨旅游等造成负面影响,防控取得了明显成效。
下一步,省财政将继续支持加大浒苔治理科学研究,综合施策推进苏北浅滩紫菜生态化养殖,扎实开展浒苔绿潮前置打捞,有效遏制浒苔绿潮灾害爆发,为建设海洋强省做出应有贡献。(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处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