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为持续盘活存量资源,加强非税收入管理,缓解城市停车供需矛盾,昆山市财政局立足财政资源统筹,联合市住建局和机关事务局推出“市级机关事业单位共享停车”项目,将各机关事业单位符合条件的停车位对社会共享,着力盘活存量,推进停车资源高效利用,取得良好成效。
一是聚焦开放共享,完善组织架构
昆山市财政局与相关职能部门多次会商研究共享停车项目,按照“一场一策”思路,结合实际逐一制定共享改造方案,包括预算安排、收费模式、运营管理等方面,为该项目的及时落地保驾护航。市级机关事务管理中心扎口梳理可实行智慧收费共享服务的市级预算单位,以市住建局为项目主体,委托市属国企进行实际运营,市财政局执行收支管理职能,依托市交发集团的“牡丹亭”智慧停车管理平台,实现便捷支付和智能化管理,实现共享“资源上平台、管理上平台、收费上平台”。
二是聚焦收支保障,完善管理规范
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相关停车收费统一缴入财政非税专户。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统一落实智慧收费共享停车设施智能化升级改造、日常运维等项目。首批共享停车场共7处,释放共享泊位241个,自今年3月试运营以来,总计为广大市民提供了33.8万次停车,共取得停车收益约15万元。停车收益遵循专款专用原则用于共享停车场的改造、维保和管理,停车场前期改造工程及相应审计所涉及费用、日常维保费用等均在部门预算中予以安排,有效保障项目的健康运营。
三是聚焦盘活存量,部署试点推广
结合共享停车项目试点经验,根据“1+11”市级和区镇两级实施模式的要求,市财政局将持续加强对区镇机关企事业单位停车资源共享收支管理工作的指导,积极协调开展国资企业所属停车资源共享工作,推动共享停车场在全市更大范围内的扩容提质。以共享停车场试点数据为基础,探索拓展包月、包年等收费方式,为周边停车矛盾突出的小区居民提供更为优质便捷的共享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