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淮安区财政局紧紧围绕新时代法治财政建设要求,不断强化法治思想教育,健全现代财政制度,规范财政行为,多举措推进法治财政建设,不断提升财政管理水平,进一步助力营商环境优化。
一是加强法治宣传教育培训,提升财政法治意识。按照“谁执法谁普法、谁管理谁普法、谁服务谁普法”的要求,做好财政法规政策宣传工作,组织学习新《预算法》、新《会计法》、政府采购等财政业务知识,开展行政执法人员培训考试和干部职工学法普法考试等,进一步提升财政干部法治意识。
二是加强规范性文件的管理,夯实法治财政基础。坚持“谁制定、谁清理;谁实施,谁负责”的原则开展规范性文件清理,以定期清理和适时清理相结合,认真查找本部门发布的规范性文件中是否存在不符合法律法规规章或者相互抵触、依据不足、不适应本地经济社会发展要求的情况,并及时予以修改或废止。
三是加强权力责任清单管理,依法规范行政行为。围绕部门行政权力责任清单,梳理行政行为事项,严格遵循行政执法三项制度,在财政行政执法中全面推行行政执法公示制度、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切实保障人民群众合法权益。
四是加强财会监督结果跟踪,督促问题整改落实。结合法治财政建设,深化财政大监督机制,做好监督后半篇文章,依法依规推进财会监督,规范相关单位财政资金使用、账务处理等行为,进一步维护财经纪律、提升财会监督质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