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网站首页 |
|
索 引 号 | 014000677/2024-00552 | 信息分类 | 财政资环 |
发布机构 | 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处 | 发布日期 | 2024-06-18 |
信息名称 | 对省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第0184号提案的会办意见(苏财案复〔2024〕153号) | ||
时 效 |
经研究,现对许建荣等委员提出的“关于强化浒苔防控 保障海洋生态的提案”提出如下会办意见,供你单位答复时参考:
近年来,浒苔绿潮灾害持续入侵黄海近岸区域,对我省海洋生态环境和海洋经济发展造成严重影响。省财政厅高度重视海洋生态文明建设工作,全力支持开展浒苔绿潮联防联控,实施海洋生态保护修复项目,积极推进海洋生态保护补偿,取得了明显成效。
一、支持开展浒苔绿潮联防联控
一是支持开展浒苔绿潮相关科学研究和早期防控试验。从海洋科技创新项目资金中专门安排1000多万元,支持《浒苔绿潮发生发展机制、防控技术及资源化利用研究》《浒苔绿潮防控支撑技术研究》等2个科研项目,为浒苔绿潮防控提供科学理论和技术支持;安排1500多万元支持开展浒苔绿潮早期防控试验,对紫菜养殖筏架和缆绳实施药剂喷涂和人工除藻,防止绿藻附着筏架生长蔓延,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浒苔绿潮大面积爆发。二是支持紫菜生态化养殖。根据浒苔绿潮防控工作部署,2021年起推进紫菜养殖设施防藻新材料的应用,实现紫菜生态化养殖。为减轻紫菜养殖企业负担,对防藻新材料缆绳所需经费,省财政和市县财政分别给予一定比例补助。2021以来,省财政累计下达补助资金约1.02亿元支持紫菜生态化养殖。三是支持浒苔绿潮常态化联防联控和浒苔绿潮前置打捞。早期防控试验结束后,浒苔绿潮防控转入常态化联防联控,为切实保障常态化联防联控取得实效,省财政每年安排经费支持开展浒苔绿潮卫星遥感监测、无人机航测以及除藻作业、紫菜养殖设施回收等,并对市县浒苔前置打捞给予一定比例补助。2021年以来,省财政累计下达9708万元支持浒苔常态化联防联控和浒苔绿潮前置打捞。
二、支持实施海洋生态保护修复项目
一是积极争取中央财政支持海洋生态保护修复项目。2022年,我省南通、盐城2个海洋生态保护修复项目通过竞争性立项,每个项目获中央补助资金3亿元;2024年,南通再次申报的海洋生态保护修复项目,通过竞争性立项获中央补助资金3亿元。二是支持开展“美丽海湾”建设。2023年,省财政会同省生态环境厅修订《江苏省美丽海湾省级示范项目奖励办法》,下达奖励资金3500万元,支持大丰区川东港、东台市条子泥2个“美丽海湾”示范项目建设。三是支持互花米草治理。为消除互花米草危害,维护我省滨海湿地生物多样性和沿海生态系统安全,从2023年起,根据国家统一部署,开展互花米草治理专项行动。2023年,省财政统筹下达2.39亿元补助资金,支持完成14万亩互花米草除治。
三、建立海洋环境质量生态补偿机制
2024年,会同省生态环境厅制定出台《江苏省海洋环境质量生态补偿办法(试行)》,根据沿海各设区市海洋生态环境质量和变化情况,实施近岸海域水质补偿和入海河流总氮控制补偿,促进近岸海域污染综合防治,提升海洋生态环境质量。
下一步,省财政将继续支持深入开展浒苔绿潮防控科学研究,强化浒苔绿潮预警监测、前置打捞和紫菜生态化养殖等联防联控措施,全方位做好浒苔绿潮防控,同时,进一步加大力度支持陆海联动污染防治,扎实推进海洋生态保护修复项目,不断完善海洋生态保护补偿机制,提升海洋生态文明建设水平,促进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
联系人:贾林枫
联系电话:025-83633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