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镇江市市直第二批与京口区、润州区、经开区、高新区社会团体专用电子票据应用培训工作顺利完成,标志镇江市社会团体财政专用票据改革实现了两个“全覆盖”,即全市社会团体电子票据改革全覆盖和社会团体专用票据种类电子化全覆盖。此次改革的成功实施,不仅提高了财政管理的效率和透明度,有效防范了票据管理风险,还有力地促进了社会团体的健康发展。
一、市县联动,分级培训,推进全市改革落地。为方便社会团体使用财政专用电子票据,2023年镇江市财政局研发“互联网+”财政专用票据模块,上线后得到一致好评。为完成省财政厅部署的目标任务,市财政局今年年初在征求各县(市、区)财政部门意见的基础上升级了财政专用票据开票模块,形成“全市统建、分级培训、属地管理”社会团体专用电子票据改革实施方案,4—5月份全市各级财政与民政部门按照属地分级管理原则完成了社会团体基本信息采集、使用财政专用票据资格审核工作,5月中下旬丹阳、扬中、句容、丹徒等四地财政局和市局共组织了五场培训,全市419家社会团体具备了上线使用电子票据的条件,可按需开具电子财政票据。
二、分类施策,智慧监管,实现多维应用场景。针对不同类型社会团体会费收取及捐赠款收取,镇江财政根据以往年度各社会团体使用票据情况,按照资金性质与单位性质将会费分为两类,民政部门登记的社会团体使用“互联网+”开票模式并嵌入分档会费、年审预警等监管手段,编办登记的社会团体利用原有财政专线开票模式。捐赠票据用票量大且以往年度使用比较规范的社会团体使用“互联网+”开票模式,其他社会团体需到财政部门经审核后使用“代开票模块”开具捐赠票据,对编办审批的社会团体按捐赠性质区分非定向与定向捐赠,开具收入类与往来类项目对应的捐赠票据。多维应用场景的实现确保了社会团体专用票据种类的全覆盖,最大限度地方便各类社会团体以及缴费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