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江都区财政局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以高度责任感履职担当,多措并举支持水利防汛基础设施建设,配合区水务局上争、实施了一批重点水利工程,重点解决区域防洪排涝安全隐患,有效提升全区防洪救灾能力。
加固长江堤防,防洪标准提至“百年一遇”。区财政局统筹各级资金9.9亿元(区级资金6.15亿元),全力支持长江防洪能力提升堤防加固工程(江都段)建设。该工程分两期进行,全部工程将于9月底前结束,通过堤防堤身加固、堤坡防护、沿线建筑物拆建加固等方式,提升全线防洪标准至“百年一遇”水平。二期工程中的通江闸改造工程为江都区建国以来单体投资最大的建筑物工程,总投资达1.17亿元,日排涝水超80万立方米,现已顺利完工并于7月5日成功应对今年长江首个洪峰的考验。
治理中小河流,解决区域防洪隐患。为提升农田灌溉和区域防洪排涝保障水平,解决里下河地区各类水利工程存在的度汛隐患和薄弱环节,区财政局积极配合区水务局开展域内中小河流治理。一是投资7555万元(区级2266万元)开展红旗河(波庄河至通江闸段)治理,疏浚河道6.28公里,两岸新建挡墙护岸12.59公里。二是投资8387万元(区级5960万元)对里下河圩区防洪排涝基础设施实施除险加固和升级改造,已拆建8座排涝站、7座圩口闸并加固圩堤土方17万方。三是投资1.82亿元(区级7433万元),完成红旗河灌区升级改造项目,拆建灌溉泵站66座、农桥18座,疏浚渠道30公里。四是投资1.98亿元(区级6057万元)启动三阳河灌区续建配套工程,投资5960万元(区级2609万元),启动小涵河(老通扬运河至丁伙套闸段)10.65公里河道整治工程。
畅通排涝通道,提升城乡排涝能力。为着力构建互联互通、引排顺畅、生态良好的河网水系,2023年-2024年,区财政局会同区水务局争取到中央海绵城市补助3142.59万元、增发2023年特别国债城市排水防涝能力提升项目资金2.02亿元、省市级水利专项资金4439.82万元用于我区防范特大暴雨应急项目、江桥片区水系调整、里下河防洪排涝能力提升等工程建设,城区河网引排能力得到有效提升。其中已建成的建乐闸站、引江闸站、砖桥闸在防范强降雨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姚港北闸扩建,九龙河建设,刘直河、正谊河贯通疏浚等重要节点工程已基本完工,充分发挥应有效益。
江淮之水都汇此,南水北调东源头。江都区财政局将持续做好资金统筹工作,不断提高水利资金使用绩效,为构建高标准防洪保安网、高水平水资源配置网、高品质幸福河湖网提供有力的财政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