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通州财政立足职能定位,全力支持紧密型县域医疗卫生共同体建设,助力构建优质高效的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一是聚焦机制建设,强化资金保障责任。2024年6月,区政府办公室印发《通州区进一步推进紧密型县域医疗卫生共同体建设实施方案》,区财政迅速响应,建立“政策衔接+动态调整”的财政投入保障机制。联合卫健、医保等部门建立常态化沟通机制,确保财政投入与医共体建设需求精准匹配;协同卫健、医保等部门印发《2025年通州区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推进措施二十条》,从资金保障角度细化任务清单,为政策落地提供“财政方案”。
二是突出精准施策,优化资金配置效能。根据区卫健委测算,2025年全区医共体建设需投入资金2170万元,涉及医共体建设引导资金、医共体运行监测HPR系统、超声影像心电中心建设、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等11个项目。区财政坚持“强基层、提效能”原则,通过统筹项目资金来源、优化项目支出结构、强化绩效管理三方面优化资源配置,确保财政资金精准高效使用。
三是坚持长效协同,深化财政保障机制。结合全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医疗卫生发展规划和医共体建设阶段需求,科学测算财政保障规模,探索建立与分级诊疗成效、医保支付改革联动的动态资金分配模式。强化全流程监管,依托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对医共体建设资金实行穿透式监管,定期开展专项检查,确保财政资金用在“刀刃”上。
下一步,南通通州财政将继续以“走在前、做示范”的担当,持续发挥财政支撑作用,推动医共体建设从“物理整合”迈向“化学融合”,为全区群众享有更优质、更便捷的医疗服务提供坚实保障,奋力书写健康通州建设的财政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