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为进一步优化资源配置,促进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扬州财政持续丰富地方特色农业保险品种,加大财政补贴力度,提升保险理赔质效,推动扬州地方特色农业迈入高增速通道。
一是加大补贴力度,减轻农户负担。为全面保障农户利益,市、县财政部门积极筹集资金,加大农业保险支持力度,确保农业保险补贴资金足额及时到位。市、县两级农业保险财政补贴资金从2022年的0.66亿元,增加到2024年的1.81亿元,年均增长率65.6%。2024年,全市政策性农业保险提供风险保障总额125.93亿元,涉及农户22.66万户(次),其中种植业57.62亿元,养殖业5亿元,农机具24.41亿元,省市特色保险38.9亿元。
二是丰富保险品种,满足多元需求。近年来,扬州市不断丰富农业保险品种,将水稻节气气象指数、小麦节气气象指数、茶树种植及茶叶气象指数、蓝(黑)莓种植、池塘水产品养殖综合气象指数等保险纳入市级地方特色农业保险名录内,加大对地方优势农业的支持力度,名录险种从2022年的6个,增加到2024年的14个。2024年,市级地方特色农业保险承保总规模4352万元,理赔金额4430.03万元,受益农户3096户,分别同比增长157.6%、404.09%、182.74%,充分发挥了风险“减震器”作用,有效减轻了农户因自然灾害等风险带来的经济负担,提供了稳定农业生产环境。
三是紧扣目标考核,推进精细管理。农业保险精细化管理是推动农业保险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障。扬州市紧紧围绕农业保险工作及服务评价要求,对标任务、细化措施,定期开展农业保险评价工作,重点对农业保险资金使用绩效、承保理赔精准性进行监督检查,实施农户满意度调查等各项工作,持续提升农业保险服务能力和保障能力,确保农业保险财政补贴资金使用规范安全。
下一步,扬州市财政局将切实履行农业保险工作小组牵头职责,整合各方资源,形成工作合力,引导承保机构提高服务质量,创新农业保险产品和服务模式,不断满足农户多元化、个性化的保险需求,确保农业保险政策真正惠及广大农户,为扬州地方特色农业的持续发展提供更加有力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