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苏州高新区实验学校项目预算评审中,苏州高新区财政局投资评审中心构建“设计-评审”智能内核重塑校舍建设标准,创新植入协同管控内核,在施工图预算评审阶段即引入协审单位深度参与,通过“建模算量穿透审查→造价指标反哺→多方联审攻坚”三级联动机制,推动校舍质量管控与成本控制同步提升。
一是精准核查,筑牢图纸质量防火墙。配合协审单位建模算量精读设计图纸,穿透式审查图纸节点,重点关注结构建筑冲突、构造疏漏等缺陷,累计排查图纸问题600余项,涉及造价金额约1500万元,有效防范因设计缺陷导致的成本失控风险。
二是动态优化,构建造价管控闭环链。基于协审单位编制的预算造价及同类工程指标实时反馈,推动“预算编制-指标反馈-设计优化”动态循环。针对施工图预算造价初稿超概算1600万元,单方造价超608元/m2的情况,评审中心书面发出造价偏离预警,同步提供校舍建造历史指标数据,驱动设计迭代优化,严守造价安全红线。
三是协同攻坚,打造联审联控新范式。推动建立“3+X”联席会议制度(工程/设计/评审+专业方),实时快速闭环计价争议与设计调整。在项目预算评审阶段,协助组织设计答疑会10余场,通过联席集中办公,在2个工作日内全面解决计价与图纸设计问题,实现评审效率与质量双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