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翠萍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二十载的光阴很短,如白驹过隙,转瞬即逝,在这瞬息之间,我已从初出校园的稚嫩学子,转变成为一名光荣的财政员工。二十载的光阴又很长,人事变迁,技术更迭,在这日新月异中,不变的是那个温馨如家,严谨务实而又富有创新财政机关文化。
还依稀记得初入单位时的那个夏天,炎炎烈日、啾啾蝉鸣,当我怀揣着对未来的憧憬,第一次跨进单位大门的时候,陌生的环境、严肃的氛围让我感到紧张、心怀忐忑。幸运的是我遇到了一群善良可爱的“老财政”,他们工作严谨,却和蔼可亲:“欢迎来到财政大家庭!”“财政的工作很辛苦,你要做好思想准备呢!”就在入职前一天,我还曾无数次想象财政局是怎样的景象,但当这一刻真正到来,听到“老财政”们的问候和关怀,忐忑的心情立刻消失的无影无踪,巨大的幸福感扑面而来,心理别提多美了。也许那时侯的前辈们自己也不知道,他们只是一句简单的问候,却温暖了一个二十岁小姑娘的心,也传承了财政温馨如家的机关文化。在前辈们的关怀和指导下,我开始逐步接触专业工作,点点滴滴、日积月累,直到我能够独当一面才开始明白,家一样的财政局,承担着是国的职责。一组组数据、一册册凭证、一本本账簿、一份份报表,枯燥繁琐、复杂冗长,但也正是这枯燥的数据、繁琐的报表,支撑着国家和人民事业的发展。谁又知道这些数据和报表的背后,饱含了多少财政人的心血和汗水?多少个日日夜夜加班加点,多少次披星戴月历历在目,记忆最深的是有次因为一个数据差错,反复校对核准数遍,当确保数据无误,回到家的时候已经是凌晨。家里的灯还亮着,开门的声音惊醒了三岁的女儿,扑上来抱着我说“新年快乐”!那一年的新年也成为我记忆中最深刻的新年。我身边的朋友、同学甚至亲属,曾不止一次问过我,你工作那么拼,是不是工资特别高?待遇特别好?我总会笑笑,不可置否。但更深层的原因在于我对财政工作的热爱和财政机关文化对我潜移默化的影响。可能是始于那一声“老财政”的关怀问候,也可能是某个共同奋战加班的瞬间,又或是攻克某个难关后的成就之感,让财政的文化如“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般的滋养,或是“桃李不言,下自成蹊”般的浸润我心,生根发芽、传承壮大。
我心中的财政文化在于一代又一代财政人在长期严谨细致的工作中不断创造、积累和升华出来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和行为规范。一代代财政人积累起了财政工作“重实际,摸实情,求实效”的务实作风,升华了心存“爱”,心怀“敬”的敬业精神,创造了财政人奋斗不息的力量源泉,让我们在面对一份份繁复冗杂的数据报表,一道道枯燥严格的审批程序时,仍能保持着忠诚和热爱。我心中的财政文化在于财政人对于业务与时俱进,孜孜不倦的追求。财政工作本质是为人民群众管好财,发挥好财政“杠杆”作用,实现社会和人民利益最大化。做为财政人,不仅要肯干,而且要敢干、能干、会干。财政人在务实敬业的基础上,不断解放思想,奋力开拓进取,与时俱进学习财政业务知识,掌握业务技能,提升财政业务综合素质,打造了一支通晓政策、精通业务、规范操作的财政队伍,真正把财务“审批、监管、服务”职能落到实处,深刻践行着财政为民、造福于民的宗旨。我心中的财政文化在于为民服务的初心和科学规范的制度管理。“财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是每个财政人时刻谨记的行为规范,“树立公仆意识,搭建服务平台”是每个财政人时刻谨记的基本要求。财政局的职责在于理财,关键在于科学,科学理财来自于完善的规章制度和严格的内部管理,以及财务人精益求精、不断创新的专业技能。也正是得益于以上因素,泉山财政局才能在面对日益复杂的外部环境时,仍能不断提高资金效益、提升理财水平。
作为新时代的财务人,我们始终与时代同行、与梦想同在、与群众同心,在服务人民的中锤炼品格,在奉献中实现人生价值。财政工作就像少年的眼睛般清澈明亮,记录着泉山大地的斗转星移,记录着泉山社会发展的日新月异,记录着泉山人民生活的蒸蒸日上。作为泉山财政人,我将永远如少年般矫健、俊朗和纯粹,始终秉承学习之心、实干之心、进取之心、敬畏之心,脚踏人间正道,不畏世事沧桑,行而不辍,赓续致远,在下一个五年、十年、二十年,继续传承发扬好泉山财政文化,在服务人民、服务国家发展的篇章中,谱写更多精彩的故事。
(作者单位:徐州市泉山区财政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