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泰兴市财政局始终将内控制度建设作为提升治理效能、规范权力运行、防范化解风险的核心抓手,围绕制度完善、基层指导、执行监督三个关键环节精准发力,持续提升财政管理规范化、精细化水平,为财政工作高质量开展筑牢内控“防线”。
一、制度更新突出“实”字,确保与时俱进。在往年修订成果的基础上,立足财政工作实际需求,紧盯法律法规调整与财政管理实际变化,对现行内控制度及操作规程进行动态检视与精准修订,确保制度内容与最新政策要求、工作实际紧密衔接。此项工作旨在及时堵塞管理漏洞、优化流程设计、明晰权责边界,确保各项财政业务在严密的制度轨道内规范运行,使内控制度真正成为适应发展、贴合实际、有效管用的“硬约束”。
二、指导乡镇着眼“深”字,力促全域规范。在筑牢局机关内控防线的同时,加强对乡镇财政部门的指导力度,将规范触角有力延伸至基层末梢。结合乡镇财政工作特点与实际,制定《乡镇财政资金管理办法(指导稿)》,通过政策解读、经验分享等多种方式,助力乡镇财政部门建立健全符合自身需求的内控制度,推动乡镇财政内控管理水平同步提升,有效填补基层财政风险防控的薄弱环节,形成了上下联动的内控建设格局,推动财政管理规范化水平整体跃升。
三、执行检查聚焦“严”字,强化刚性约束。树立“制度如铁”理念,组织开展内控制度执行专项检查。以刀刃向内的勇气,深挖细查制度执行中的偏差与不足,针对存在的问题与薄弱环节,督促相关科室整改落实,切实将制度要求转化为实际工作规范。通过强有力的监督检查,切实打通制度落实的“最后一公里”,让内控要求从“纸面”真正落到“地面”,转化为不可逾越的行动自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