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资讯中心>市县动态

泰兴财政:以智能预警为翼 筑一般性支出管理基石

发布日期: 2025-08-13   11:23   字号:[ ]

近年来,泰兴市财政立足“大财政”理念,以数字化改革为牵引,创新构建一般性支出智能预警体系,将“过紧日子”要求转化为可操作、可监管的具体实践,持续提升一般性支出管理效能,为财政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保障。

一、构建智能预警体系,筑牢监管基础。一是聚焦一般公共预算资金核心渠道,锁定财政资金“主血管”,确保监管不缺位、不越位。二是明确一般性支出“边界”,将办公费、水电费等日常消耗性支出,会议费、培训费等公务性开支,以及公务用车购置、办公设备购置等资本性支出纳入监管,涵盖23个经济科目,实现全口径覆盖。三是依托江苏省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构建“超预算、超历史、超进度”三重智能预警体系:超预算预警紧盯“无预算不开支”底线,支出超年初预算时自动触发黄色预警;超历史预警通过与上年实际支付额比对,及时发现不合理增长,破除“基数+增长”固化思维;超进度预警重点防范“突击花钱”,当预算执行进度超序时进度时触发红色预警,确保资金均衡使用。

二、完善闭环管理流程,提升监管效能。一是建立“系统推送-单位核查-科室复核-整改反馈”闭环流程。预警信息实时推送至预算单位和财政业务科室,单位在规定时限内核查原因,业务科室联合收付中心复核;对正常业务预警,提醒单位加强管控;对超预算或不合理支出,责令立即整改,必要时调整预算指标。二是加强资金全流程管控,实现“事前有预警、事中有管控、事后有反馈”。结合人工专业判断与智能系统高效性,既确保监管刚性,又保留管理灵活性。三是明确预算单位主体责任,要求其对预警事项及时核查、主动整改,强化财政业务科室复核责任,确保整改措施落地见效。

三、释放预警管理效能,推动提质增效。一是优化支出结构。通过历史数据比对与预算进度监控,引导预算单位压减非必要开支,优先保障重点领域需求,推动一般性支出“有保有压”,提升资金配置精准度。二是升级管理模式。推动财政管理从“人盯人”传统模式向“数治化”现代模式转型,释放业务科室人力,使其聚焦政策研究与绩效提升,助力财政精细化管理水平迈上新台阶。三是强化示范效应。将智能预警体系与预算绩效管理、零基预算改革等工作衔接,形成“预警-整改-提升”的良性循环,为全省一般性支出管理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泰兴经验”,持续为财政高质量发展注入动能。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