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省、市关于盘活存量资产、提高资产使用效率的相关政策,泰兴市财政局积极作为,通过三项有力举措,全面推进全市闲置资产盘活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是加强公物仓使用,提升闲置资产有效性。依托公物仓系统搭建跨单位资产调剂平台,对各单位闲置的办公设备、医疗设备、家具、用具等进行统一登记、分类管理,根据需求精准匹配调剂,避免重复购置造成资源浪费。截至7月底,全市公物仓累计入仓资产三百余件(套),节约财政资金一百余万元。
二是聚焦实体化运作,释放闲置资产价值。针对存量安置房、工抵房开展市场化销售,通过优化房源展示、简化交易流程,相关国有企业销售存量房一百余套,回笼资金七千余万元,既消化了闲置房源,又为公司运营、城市改造提供资金支持;对闲置房产加大出租力度,各国有企业对各闲置楼房采用创新招商策略,精准对接目标客户,实现年租金增收四百余万元,让沉寂资产成为持续创收的载体;因地制宜打造特色项目,依托闲置自然资源开发儿童乐园,融合红色文化与亲子娱乐元素,开业首月接待游客两万余万人次,实现营收八十余万元,让低效资产变身文旅新地标。
三是创新新型资产盘活模式,提高目标资产效益。探索利用新型资产,推动优质资源向优势企业集中,拓宽融资渠道,助力实体化运营。将某医院搬迁后遗留的闲置房产土地,转让至相关国有企业用于开展体检、康养、医美业务,既提升了城市公共服务供给品质,满足了群众多元化健康需求,又可形成稳定资产收益。通过精准施策的创新实践,有效激活了各类资产的潜在价值,推动资产管理从“实物管控”向“价值管理”转型。
下一步,泰兴市财政局将继续加大工作力度,持续推进闲置资产盘活工作,不断探索创新盘活方式,提高资产使用效率,为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做出更大贡献。